以溯源提升品质 “食政通”领航食品安全未来

发布时间:2016-07-15

“1%的食品安全风险,落到一个消费者、一个家庭头上,都是100%的不安全。”这是汪洋副总理在《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的致辞。

诚信缺失 市场倾覆

近几年,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染色馒头到毒大米,国产食品的雷区遍地开花,失信企业接连挑战消费者的容忍底线。随着跨国网络代购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井喷式发展,海淘在国内急剧升温。消费者之所以热衷于国外品牌和国外购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国内品牌缺乏信任。失去了消费者信任的中国奶粉业几年都没有收复市场,这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以“食品安全追溯”呼唤市场诚信

为了挽回中国市场,由品牌企业发起并实施的食品溯源,体现出诚信经营企业通过溯源系统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的行业自觉。但企业内部安全的溯源只能解决供应链本身的问题,对于供应链外的环境,如行业生态、公众监督、消费者偏好等,则需要政府的协调整合和市场的引导培育。

作为食品供应链的外部监管机构,它必须客观公正,以法规护航,确保其公信力。信息的公开、透明、高效是社会诚信的基础,畅通而高覆盖的信息流能遏制失信企业的违法动机,有效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同时,供应链之外的第三方检验检疫、食品法规条例、食品信息发布等公共服务由政府或者社会组织提供,有着公共产品的属性。

诚信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石,而食品溯源系统则是监管的关键承载体。食品溯源既包含供应链全程的信息可跟踪性,又包含自消费过程的可追溯性。前者体现溯源系统的基本信用承诺,凸显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管的重要性;后者彰显食品消费维权,凸显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效能。因此,建立在食品溯源系统之上的诚信监管是政企民联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严格的执法与监管,还应致力于供应链内外部的诚信引导。

完善溯源技术 提振消费信心

目前我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尚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推广成本过高、普及范围较小、产业生态活力不强等问题。四川泰丰伏羲科技有限公司认真分析了我国国情,在食品供应链尤其是信息链和价值链逐渐完善的过程中,通过溯源标识查验并追溯食品生产、加工与物流状态,实现食品关键信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可识别与可查询,以此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于监管层面,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很多,各监管部门之间协调的难度相当大,保障食品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建立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已然成为趋势。

由四川泰丰伏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食政通”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召回处理等环节的追溯,对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食品产业链,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安全溯源系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食政通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全程可追踪,是国内首家打通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端口的溯源追溯平台。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正向追溯,如厂家发现问题,可实现产品的冻结与召回;第二就是反追溯,如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可通过二维码查询具体数据,从而对经销商进行反馈。

有了完整溯源信息,事后追溯便有了可能,食品安全便多了一道安全闸门。这不仅增强了国内消费者的信心,同时又能有效应对食品出口面对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升中国食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